March 30, 2009
顧小培
「鴆」原是一種鳥,愛吃蛇,相傳其羽毛紫綠色,有劇毒,用之泡酒,可以毒死人;演變下來,「鴆」也被直接用以指「毒酒」。一個人口渴得緊,找不到水,只有毒酒一杯,喝之會傷身,不喝則缺水而死,該如何取捨?這正是癌症病人的寫照。身體中有瘤,不能置之不理而讓它愈長愈大;醫生建議以化療對付它,並預先說明,化療中用的是毒藥,殺癌細胞之餘,也會毒害其他健康的細胞。做還是不做?這真是名副其實一個「痛」、「苦」的抉擇。
身體中的細胞不停地在分裂,形成更多細胞,這是細胞「生長」的方法。但在芸芸各種細胞中,哪些生長得比較快些?這方面有正常與不正常之分。前者包括一些處於 骨髓、消化系統和毛囊的細胞,後者以癌為表表者。一直以來,對付癌症的主要殺手鐧之一,是用一些毒藥去殺死癌細胞。鑒於一般西藥都是化學物品,這些針對癌症者亦不例外,因此我們把這種「藥殺癌細胞」的做法,稱之為「化療」。化療藥進入人體之後,格殺勿論,所向披靡,連健康的細胞也不免受其荼毒;因此化療中 最顯著的不良副作用,包括骨髓功能抑制(血球生成量減低)、消化不良及胃口大減、以及脫髮。
對一個癌病患者而言,要決定是否接受化療,可不容易。倘若化療真的能將癌細胞完全拔掉,即使會導致嘔吐、脫髮、疲倦、疼痛,也還罷了。但醫生卻不能保證康復,只會老老實實地說:「統計說這個藥對20%的病人有效」,或說「一般病人接受了這種化療後,據稱平均可以多活兩年」;諸如此類,僅此而已。
若要了解化療多一些,須知道一個名詞,叫NFKB,全名是「細胞核因子Kappa B」(Nuclear Factor Kappa B)。我們可以將 NFKB視作一隻狼狗。細胞中有「司令部」,我們稱之為細胞核,以雞蛋作比喻,細胞核好比是蛋黃,「蛋白」則是「細胞質」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NFKB(狼狗)被一個叫 I Kappa B的蛋白質(鎖鏈)鎖在細胞質中。若I Kappa B與NFKB分開了,這隻狼狗(NFKB)便會走進細胞核,之後,發功造出(複製)一大堆遺傳物質,後者讓細胞再進而製造出多個不同的功能蛋白質。在化療方面,一些化療藥,例如鉑(順鉑Cisplatin、草酸鉑Oxaliplatin或炭鉑Carboplatin)、Xeloda(科學名稱 Capecitabine)、Gemzar(科學名稱Gemcitabine)、Adriamycin(科學名稱Doxorubicin)、紫杉醇 (Paclitaxel、Taxotere)在殺癌細胞之同時,未免亦會激發NFKB。病人服藥之後,促使NFKB走進癌細胞的細胞核,引發三個基因,後者被轉為三個蛋白質,分別叫PGP、Bcl-2及MMP-9。PGP給癌細胞一個「掃地出門」的能力,換言之,把已進入了癌細胞的化療藥掃出細胞之外,形成所謂「抗藥性」;Bcl-2倒戈相向,反過來阻止癌細胞自滅,也就是不讓它死去;至於MMP-9,這是一個生物酵素(酶),它能令癌細胞脫離基質,等於鬆綁,像是一棵樹上的果實瓜熟蒂落,掉下來,隨着附近的河流(血管)漂游開去,去到(身體中)其他地方(器官),造成擴散的現象。基本上,化療藥並不會將癌斬草除根,只能將癌細胞的生長抑制住,一個不好,反而會有相反的後果,以致化療之後,往往尚會有翻發的可能性。如果想在這方面幫自己身體一把,可以服食一些補健食品。
要避免喝「毒酒」,便要在「冇病冇痛」之時未雨綢繆,吃一些補健食品。這方面,我有些心得。我提議用一個複方,內有多種天然食物的提純精華,包括薑黃素、綠茶素、芥蘭素、小白菊素,四管齊下,像是僱用四大武林高手一起做保鑣。不過,這些保鑣必須能「打得」,也就是須有真功夫,換言之,提純度要高,才有實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